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落实全过程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紧扣各学院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积极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全融入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各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成人成才规律,结合各专业实际,科学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中,以学科专业为主体,充分调研论证,依据学院建设多科性、国际化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以实践为主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内涵,科学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满足学生就业、创业和继续深造需求。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要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保证实践教学学分和学时安排,加强实验、综合实践、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学校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为突破口,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推进和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构筑“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全过程融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以专业认证为方向,各专业应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工科专业应参照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实践,其他专业兼顾执业资格要求,面向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强化专业内涵。
(一)课程建设
学校倡导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未来就业需要,创新课程或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在201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全融入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各专业着力做好顶层设计,细分专业能力,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构建更加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同时,紧密契合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教育中设置1-2门双语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学校制定《天津天狮学院全英、双语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设立专项经费,充分保障双语课程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未来拔尖应用人才,学校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工作,市场营销专业设立了“国际新营销”菁英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联合设立“丹麦3shape数字化齿科技术”特色班、英语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立“国际课程教师实验班”、食品科学类专业设立“校企联合培养特色班”等,并制定了基于特色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案。
学校多年来将课程建设作为本科教学的核心,实施校院两级课程建设的管理机制,以“抓规范、促效应、出成效”为课程建设基本思路,逐步确立了“合格课-示范课-精品课”三级三类课程建设递进路径,各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紧紧围绕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与教学管理等方面展开,以点带面,极大推动了我校整体课程水平的提升,为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合格课程建设注重课程教学文件的规范性管理,加强对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效果的指导;示范课建设旨在发挥优质课程教学示范效应,带动学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精品课程建设作为综合性建设项目,更进一步推动课程团队建设和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充分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目前,学校共建成示范课50门,批准设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32项,建成学校精品课程17门。
课程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学校将充分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与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2.0工作方案,在学校课程建设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筹划完善“金课”建设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措施,积极推进“金课”建设,加大力度推进课程建设上质量上水平。
天津天狮学院课程建设网址:http://tsxy.fanya.chaoxing.com
(二)实践教学
1.不.断完善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保障实践教学开展
学校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逐年更新、补充教学仪器设备,改善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4580.82万元,生均科研仪器设备值为6537元/生。近三学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均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
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实验中心、电气电子实验中心、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营销与商务综合实验中心、语言实验中心、艺术设计实验中心、生物与食品工程实验中心、护理学实验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实验室21个,实验分室112间,实验中心总面积为10317平方米,年均承担实验教学人时数约为59万人时。信息工程实验中心于2015年11月获批为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建立了覆盖各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与天狮集团、中天海河(天津)实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等6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建成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外基地能满足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需要。
2.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学校紧密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初步构建了以实验课程为引导,以实习、实训为重点,以毕业综合训练为落脚点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实验教学突出实验技能、实验能力的培养;实习实训突出专业技能、专业能力的培养;毕业综合训练突出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教学实验的开出率为100%。提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校本科专业开设实验课程每学年平均193门,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79门,占开设实验课程的41%。
为充分利用教学仪器设备资源,学校各实验室面向师生开放,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自选实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的实验,开展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等,取得了较好效果。
学校采取了多种举措,严格实习指导。一是配备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实习指导教师;聘请实习基地懂教学的一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指导教师。二是为保障实习实训教学效果,注重实习实训的过程管理,对实习实训前的准备、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后的总结作严格规定。三是规定了各环节的质量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保障实习实训的质量。学生对实习实训工作总体比较满意,教学效果较好。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任务下达、开题、中期检查、撰写、评阅、答辩、成绩评定、材料归档等都有明确要求,并形成了“前期抓选题,中期抓进度,后期抓文本规范和质量”的管理思路。在选题方面,提倡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真题真做”,并确保一人一题。70%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在内容方面,要求必须达到专业综合训练的目的,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难度、工作量适度。指导教师的选聘,要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硕士以上学历,理工类专业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不超过8名,经管类不超过10名。在成绩评定方面,所有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经查重检测通过,方可进入答辩,并严格掌握成绩评定标准。规范的管理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齐头并进,突显实践教学成果
学校注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学校坚持“课程、课堂、实践”三融入,全方位根植创新创业元素。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课题申报、研究工作,近五年立项总数达到100项,其中国家级5项,市级48项,获得经费支持额度达到69万元。借助创新创业平台,我校学生成功申请专利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篇,制作实物15项,参加市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4项。在学校办学历史上,开创了崭新的一页。
学校重视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TI杯)、大学生物联网创新与工程应用设计竞赛、大学生电脑鼠走迷宫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近五年,我校组织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励50余项,获奖励学生67人次,其中获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24项。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设立天元众创空间,组织创业实践团队入驻众创空间,极大促进在校生创业、就业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三)人才培养成效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学习效果较好,学校毕业率、学位授予率持续稳定,就业率、考研率不断提高。
学校历来重视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既强调基础理论扎实,又加强实验、实习环节教学,突出学生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在校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在一些重量级赛事中成果突出。其中,2017-2018学年,学校组织开展了物理竞赛、数学竞赛、英语演讲等校级学科竞赛7项,参赛总人数600余人次。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部级竞赛,在参赛数量和完成质量方面逐年明显提升。该学年我校学生参加15项天津市比赛,共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在近三年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需求旺盛,每年都能提供毕业生两倍以上的就业岗位。我校2018年本科毕业生1254人,学位授予率94.44%。(因学校较为完善的学业预警机制和帮扶机制,学士学位授予率略高于同类院校。)初次就业率95.06%,自主创业率2.8%。另外,我校坚持把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摆在重要位置。2017届毕业生,体质合格率为86.4%。
津公网安备:12011402000110号丨津ICP备:05003131号丨津教备 0076号丨版权所有:天津天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