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第一周周五下午,外国语学院就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召集学院领导和教研室负责人进行研讨。杨若东院长首先介绍了2023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的情况。特别说明了英语门类的3个本科专业(英语、商务英语和翻译)和中国语言文学类10个本专业(汉语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秘书学、中国语言文化、手语翻译、数字人文(2022年新增))专业设置情况。杨若东院长强调,学院将在建设好现有英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前提下,努力探索英语门类的翻译本科专业建设,探索2023级培养方案中设立翻译、商务英语和英语教育方向,为将来申报翻译硕士点做好铺垫;探索英语本科国际空乘方向或航空服务专业(专科)。同时杨若东院长还提议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等在研究新增专业建设的同时,也要将研讨一下与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学科门类相近的教育学学门类和新闻传播学门类的本科专业设置。杨若东院长说,学院计划在本学期到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或北华航空工业学院或中国民航大学学习和调研。

会上,张马建副院长还传达了8月31日学校召开的紧急会议精神及近期重要工作安排。根据目前教学工作部署,将对2021级、2022级培养方案中大三、大四课程进行调整,以保证学生在第7学期有校内教学活动。此外,在原有基础上,确定2023级新生培养方案,课时饱满,实训与理论课相结合。同时,张院长转述了李校长对此项工作的指导意见: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确定好培养的目标和措施。
最后,杨若东院长进行了近期的学院的重点工作部署,要求各个教研室要利用教研实践对现有专业建设改革和新专业申报进行广泛讨论并制定计划,集思广益、认真调研和商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适应性,加快适应国家新文科对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最后,杨院长补充说,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微调和补充要体现地方和学院特色,对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学院2个本科专业学生的实际。